「過渡性社會房屋」是為了紓緩有迫切住屋需要之市民的壓力而出現的社會運動。它是由民間團體主導,並在政府支持下,由不同基金、私人公司、社福機構及社會企業合力推動。過渡性社會房屋主要為正長期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及居住環境惡劣的基層市民提供可負擔的適切房屋。
為了增進社會服務從業員對「過渡性社會房屋」的認識,促進成員間的交流,2023年2月26日,社專聯個人成員及機構成員同工們二十餘人共同開啟「過渡性社會房屋」專題參觀活動。

(成員參觀同心村內部建築)
成員們的第一站來到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與新鴻基地產攜手合作,在獲得政府的撥款支持下,於元朗東頭興建的「同心村」。助理總幹事姜彩燕女士、服務總監李惠華女士為我們介紹同心村的策劃、運營、管理及社區服務。

(姜姑娘介紹同心村的背景及服務)
成員們參觀同心村的建築及設施,並與居民交流,瞭解他們的居住體驗。「同心村」採用組裝合成法建造,符合環保要求並設計靈活。整個屋村共8座住宅大樓,樓高4層,當中包括1人、2人、3人、4-5人和無障礙單位,滿足不同人士及家庭的需要。村內設有綜合社會服務大樓、便利店、自助洗衣閣、社區廚房、社企速剪、大廣場、社區園圃和環保回收站等,照顧居民日常所需。

(成員於同心村合照)
隨後,一眾成員來到了救世軍「齊+」@三聖過渡性房屋,工作人員羅先生及林先生帶領大家參觀由救世軍三聖邨劉伍英學校空置校舍改建的房屋,瞭解房屋的基本設施及配置、申請資格及流程,並以互動形式對參加者關於社會房屋的問題答疑解惑。

(工作人員介紹救世軍「齊+」@三聖過渡性房屋內部設施)
參加者們欣賞是次活動的設計,可在比較之下看到不同的兩個項目的同時又能與居民互動溝通,增加了他們對於過渡性房屋運作的理解,並期待未來有更多社福界的專業交流活動。

(參加者於救世軍「齊+」合照)
資料來源: (1) 社會房屋:https://www.socialhousing.hkcss.org.hk/zh-hant/content/%E9%81%8E%E6%B8%A1%E6%80%A7%E7%A4%BE%E6%9C%83%E6%88%BF%E5%B1%8B%E7%B0%A1%E4%BB%8B (2) 同心村:https://www.skhwc.org.hk/zh-hant/services/main/152/ (3) 救世軍「齊+」@三聖過渡性房屋:https://salvationarmy.org.hk/our-work/transitional-housing-project/togather-samshing-transitional-housing-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