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莊教授畢業於香港大學,先後取得社會科學學士(社會工作),社會科學碩士和哲學博士(社會工作)。她有豐富的實務和臨床經驗,亦積極參與研究,範疇包括家庭治療及家庭小組治療、精神健康(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及飲食失調)、家庭研究及臨床社會工作實務及研究等。
在社工實習中,她初與精神病患者接觸,此邂逅,不單令她發現自己的志趣所在,更成為她日後在社工實務中的核心領域。馬麗莊教授說社工是一本永逺讀不完的書,做家庭治療是在過程中閱讀別人的悲歡離合;別人的故事,亦是我們自己的故事。
王維詩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最能代表馬麗莊教授以順應自然的態度去面對人生種種處遇,或有困頓亦能心存盼望。觀看影片,讓我們走進馬麗莊教授與社會工作的故事。
在社工專業裡,理論與實務同樣重要,基於她對臨床工作的熱愛,決定於香港中文大學建立社工實務中心;即使並不被人看好,但她依然堅持,並在週末時間回中心接見個案。
馬麗莊教授對家庭治療的成效十分認同,她希望能將家庭治療的知識和方法帶回中國內地。她在深圳醫院創立中心的經歷令她得以實踐志向,亦令她感受到中國社會的發展變遷所帶來的改變和機遇。
馬麗莊教授的父母歷經戰爭和苦困來到香港,匱乏的成長環境養成了她樂觀和容易滿足的個性。她認為貧窮和性別不能成為她人生中的障礙:“窮家女都可以讀到書。”
馬麗莊教授希望傳承關愛與善意,相信教育可以改變命運,持別關心成長於農村貧困家庭的女學生,資助她們讀書。她雖在大學教席退下來,但卻未言休,希望能將自己的家庭治療經驗與內地同工分享,幫助更多在苦難中的家庭。
請於社專聯網上學習平台觀看完整影片!